首页 资讯 正文

香约庆阳|华池县城壕镇:“农文旅”融合赋能乡村振兴

体育正文 152 0

香约庆阳|华池县城壕镇:“农文旅”融合赋能乡村振兴

香约庆阳|华池县城壕镇:“农文旅”融合赋能乡村振兴

原标题:香约庆阳|华池县城壕镇:“农文旅”融合赋能乡村(xiāngcūn)振兴

西北角·中国甘肃网新闻组庆阳(qìngyáng)报道

在庆阳,华池县城壕镇正以“农文旅”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,奏响一曲产业兴、生态美、百姓富(fù)的乡村(xiāngcūn)振兴“交响曲”。

5月30日,由(yóu)庆阳(qìngyáng)市委宣传部、庆阳市文旅局(wénlǚjú)主办,中国(zhōngguó)甘肃网承办的“香约庆阳·包容天下”2025全国百家媒体和网络名人庆阳行走进华池县城壕镇城壕村“农文旅”融合发展示范区。在这里,大家看到(kàndào)了城壕村“农文旅”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,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。

城壕村在(zài)发展过程中,始终强化党建引领,以“党委统筹、支部主抓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工作思路为指引,在整体规划中注重保持田园风貌、乡土要素和(hé)传统文化。通过同步实施乡村建设、拆旧(chāijiù)排危、环境改善等项目,加强模范精神的挖掘和传承,按照(ànzhào)“一馆一站四区”完善(wánshàn)旅游研学要素。

同时,将“543”风貌改造和提升农家乐、发展庭院经济有效统一,打造了以鲜食玉米、杂粮加工厂为起点,贯穿农家菜园、农家乐、文化墙、种质(zhǒngzhì)资源保护基地,以五谷园为终点的观光旅游步道,塑造了洁净、文明、有序、和谐(héxié)的和美(měi)乡村新形象(xíngxiàng)。

产业是发展的基石。城壕村充分发挥本村五谷杂粮优势(yōushì),引进食禾门杂粮加工厂和鲜食玉米加工厂,以企业为(wèi)中心建立种植基地,打造食禾门、陇农斋等特色(tèsè)农产品品牌,研发玉米面(碴)、贵妃玉米豆、杂粮粥粉等优质农特产品(tèchǎnpǐn)。

通过“工厂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(móshì),以订单种植、保底收购(shōugòu)的方式,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小杂粮1万亩(wànmǔ)、白瓜子1.2万亩、鲜食玉米0.5万亩。

据了解,目前,已为周边群众提供包装加工固定就业岗位13个,每年(měinián)为4个村集体保本分红21.25万元,增加村集体自主经营收入2万元,3个合作社种植(zhòngzhí)基地(jīdì)通过农业(nóngyè)生产全程托管吸收务工1500余人次,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。

此外,村里(cūnlǐ)还建成集农土特产品、民间工艺品、红区纪念品等展、销、学于一体的文化体验馆1处,农特色健康食品消费中心1处,推动形成(xíngchéng)了种植、加工、购销(gòuxiāo)、体验、娱乐全产业链。

在传承农耕文化方面,城壕村也有了(le)实实在在的进展。村里(cūnlǐ)在原城壕良种场21间旧房改造的基础上,建成了“五谷园”,包括农耕文化记忆馆、农耕历史再现馆、现代农业展示馆,以农耕历史展现、农业科普教育和(hé)农耕文化传承、体验为载体传承农耕文明,为农文旅融合(rónghé)化发展注入新(xīn)动能。

同时,建成种质资源(zīyuán)保护基地,包括新品种引进试验(shìyàn)示范区和本土种质资源保护区,筛选引进玉米、高粱、谷子等12类农作物301个新品种,种植450亩;收集本土优质农作物16类67个品种,种植50亩。通过外引内提、优势互补,选优适宜本土生长(shēngzhǎng)的优良品种(yōuliángpǐnzhǒng),夯实种业安全基石,打造农耕文明种植体验(tǐyàn)游和观光游。

如今,城壕村的“农文旅”融合发展(fāzhǎn)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。来自吟游甘肃的网络名人(míngrén)李娟平说:“这里不仅风景优美,还能让我们了解到丰富的农耕文化,品尝到地道的农特产品(tèchǎnpǐn),体验感非常好。”

数据显示,2024年(nián),城壕村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及游客6000余人,培育本土主播(zhǔbō)20名,引导广大群众做新农人、用新农具、干新农活,让直播带货成为新平台,网红达(wǎnghóngdá)人成为新农民,农文旅(nóngwénlǚ)融合成为新业态,构建了“生产基地+旅游(lǚyóu)研学+观光体验”的融合发展新格局。

香约庆阳|华池县城壕镇:“农文旅”融合赋能乡村振兴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