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西省赣州市: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双拥共建新高地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西省赣州市: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双拥共建新高地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西省赣州市: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双拥共建新高地赣州是(shì)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,是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。在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(mófànchéng)(县)命名大会(mìngmíngdàhuì)上,赣州市受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,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“五连冠”。
近年来,赣州市大力(dàlì)弘扬拥军优属、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,广泛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,不断(bùduàn)开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强保障构建新时代双拥(shuāngyōng)大格局
赣州市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(hé)“一把手”工程抓牢抓实,提出要以“不破法规破常规”的思维理念优先关怀帮扶军人军属、烈属和红军后代,市领导带头(lǐngdǎodàitóu)走访慰问(wèiwèn)驻市部队(bùduì)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。
市、县两级坚持党政军“一把手”亲力主抓,落实党委议军会(yìjūnhuì)、军地联席会等制度(zhìdù),切实做到“三优先”、“五不忘”,即(jí):涉军议题优先研究、部队难题(nántí)优先解决、重大(zhòngdà)行动优先保障,建设不忘部队急需、工作不忘同部队商量、活动不忘邀请部队、节日不忘驻军官兵、汇报不忘部队贡献。
在力量保障上,将双拥工作融入市(shì)、县(xiàn)、乡、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,市本级、20个县(市、区)、309个乡镇(街道)、3969个村(社区(shèqū))双拥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。
在经费保障上,每年将双拥工作经费足额列入(lièrù)财政预算,近年来仅市财政就投入近20亿元(yìyuán)支持驻市部队建设。大力支持赣州军分区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,得到军委国防(guófáng)动员部高度肯定。
将(jiāng)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,与其他工作同部署(bùshǔ)、同推动、同落实。市、县两级不定期组织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调研督查,确保各项工作落地(luòdì)落实。
浓(nóng)氛围唱响新时代双拥主旋律
赣州市大力推进军供站、军创示范基地、光荣院等建设,打造双拥广场(guǎngchǎng)6个(gè)、双拥公园(gōngyuán)18个、双拥示范街18条、军人荣誉墙20处。投入专项经费200余万元为广西百色市结对共建的边防连队完善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。
出台《英雄烈士(lièshì)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》,投入1.2亿余元完成1.6万处烈士纪念设施维护(wéihù)修缮和建设提升。
2022年清明(qīngmíng)期间,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中央网信办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于都县革命(gémìng)烈士陵园举行散葬烈士墓集中迁葬(qiānzàng)仪式直播,300余家媒体平台专题报道,关注度超10亿人次。
以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为契机,联合延安等长征沿线城市组建(zǔjiàn)“双拥联盟”,共同(gòngtóng)开展双拥共建活动。
以打造(dǎzào)全国(quánguó)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为牵引,立足赣南红色资源优势,创作《八子参军》、《一个人的长征(chángzhēng)》、《长征第一渡》等一批双拥红色文艺精品(jīngpǐn),歌曲《双拥旗更艳》荣获全国双拥文艺主题作品三等奖。
将全民国防和双拥教育纳入(nàrù)学校教育规划、党校干部培训计划,开展“军幼共乐”系列(xìliè)主题实践活动,组织老兵宣讲团进(jìn)学校、进社区、进机关、进企业,激发全民爱国拥军热情。
扎实(zhāshí)开展“国防和双拥宣传月”活动(huódòng)(huódòng),推动双拥工作家喻户晓。大力弘扬英烈精神,深入开展“替烈士看爹娘·为烈属办实事”活动,走访慰问军烈属1.2万余户,为28名烈士寻找到(dào)亲属,累计为红军失散人员遗孀发放生活补助800余万元。
深化落实“四尊崇、五关爱、六必访”,开展“送荣誉进单位进家庭”活动(huódòng),送立功受奖喜报2000余份(yúfèn)、发放奖励金262万元、悬挂光荣牌近20万块,组织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、“爱国(àiguó)拥军(yōngjūn)模范”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,推动拥军崇军在赣南大地蔚然成风。
办实事共叙新时代双拥(shuāngyōng)鱼水情
落实军地互提需求、互办实事“双(shuāng)清单”制度(zhìdù),努力做到部队有所呼、地方有所应。
赣州各级党委、政府和(hé)社会各界像当年苏区拥军支前(zhīqián)一样,真心实意帮助军人军属、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排忧解难。
全力服务部队(bùduì)练兵备战,大学生士兵征集(zhēngjí)比例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。
拓宽退役军人“后路”,转业军官100%安置在(zài)行政单位,安排工作退役士兵97%安置在全额拨款(bōkuǎn)事业单位。
巩固现役军人“后院”,修订《部队(bùduì)随军家属(jiāshǔ)就业安置暂行办法》,随军随调家属全部对口安置在机关事业单位(shìyèdānwèi),随军未就业家属实现满意就业。
关爱部队官兵“后代”,修订《军人子女教育优待(yōudài)(yōudài)实施细则》,率先将军队文职人员子女纳入教育优待范畴,累计安排入学(rùxué)入托1300余人。
大力推进社会化拥军(yōngjūn),深化开展“满怀忠诚讲尊崇·千行百业共拥军”活动,成立市(shì)爱国拥军促进会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等拥军社会组织,建设家具、纺织(fǎngzhī)、旅游等行业退役军人流动服务站。
聚焦(jùjiāo)交通出行、文化(wénhuà)旅游、医疗健康、生活服务等(děng)领域,公布三批拥军优属优待目录清单,打造(dǎzào)双拥综合体16个、拥军商城20个。编制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指南,为退役军人和军属提供精细化、精准化服务,赣州的拥军“朋友圈”正在不断扩大。
驻市各部队与地方单位建立结对关系,常态(chángtài)化(huà)开展军民共建(jūnmíngòngjiàn)活动。赣州军分区师、团两级结对帮扶19个村、19所学校,投入1800余万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20个、扶持乡村振兴(zhènxīng)产业38个。出色完成抢险救灾、扑灭山火、治安联防、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1000余场次,有力支援了地方经济社会(jīngjìshèhuì)发展。(江西省双拥办)

赣州是(shì)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,是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。在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(mófànchéng)(县)命名大会(mìngmíngdàhuì)上,赣州市受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,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“五连冠”。
近年来,赣州市大力(dàlì)弘扬拥军优属、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,广泛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,不断(bùduàn)开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强保障构建新时代双拥(shuāngyōng)大格局
赣州市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(hé)“一把手”工程抓牢抓实,提出要以“不破法规破常规”的思维理念优先关怀帮扶军人军属、烈属和红军后代,市领导带头(lǐngdǎodàitóu)走访慰问(wèiwèn)驻市部队(bùduì)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。
市、县两级坚持党政军“一把手”亲力主抓,落实党委议军会(yìjūnhuì)、军地联席会等制度(zhìdù),切实做到“三优先”、“五不忘”,即(jí):涉军议题优先研究、部队难题(nántí)优先解决、重大(zhòngdà)行动优先保障,建设不忘部队急需、工作不忘同部队商量、活动不忘邀请部队、节日不忘驻军官兵、汇报不忘部队贡献。

在力量保障上,将双拥工作融入市(shì)、县(xiàn)、乡、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,市本级、20个县(市、区)、309个乡镇(街道)、3969个村(社区(shèqū))双拥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。
在经费保障上,每年将双拥工作经费足额列入(lièrù)财政预算,近年来仅市财政就投入近20亿元(yìyuán)支持驻市部队建设。大力支持赣州军分区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,得到军委国防(guófáng)动员部高度肯定。
将(jiāng)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,与其他工作同部署(bùshǔ)、同推动、同落实。市、县两级不定期组织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调研督查,确保各项工作落地(luòdì)落实。
浓(nóng)氛围唱响新时代双拥主旋律
赣州市大力推进军供站、军创示范基地、光荣院等建设,打造双拥广场(guǎngchǎng)6个(gè)、双拥公园(gōngyuán)18个、双拥示范街18条、军人荣誉墙20处。投入专项经费200余万元为广西百色市结对共建的边防连队完善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。

出台《英雄烈士(lièshì)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》,投入1.2亿余元完成1.6万处烈士纪念设施维护(wéihù)修缮和建设提升。
2022年清明(qīngmíng)期间,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中央网信办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于都县革命(gémìng)烈士陵园举行散葬烈士墓集中迁葬(qiānzàng)仪式直播,300余家媒体平台专题报道,关注度超10亿人次。

以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为契机,联合延安等长征沿线城市组建(zǔjiàn)“双拥联盟”,共同(gòngtóng)开展双拥共建活动。
以打造(dǎzào)全国(quánguó)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为牵引,立足赣南红色资源优势,创作《八子参军》、《一个人的长征(chángzhēng)》、《长征第一渡》等一批双拥红色文艺精品(jīngpǐn),歌曲《双拥旗更艳》荣获全国双拥文艺主题作品三等奖。
将全民国防和双拥教育纳入(nàrù)学校教育规划、党校干部培训计划,开展“军幼共乐”系列(xìliè)主题实践活动,组织老兵宣讲团进(jìn)学校、进社区、进机关、进企业,激发全民爱国拥军热情。
扎实(zhāshí)开展“国防和双拥宣传月”活动(huódòng)(huódòng),推动双拥工作家喻户晓。大力弘扬英烈精神,深入开展“替烈士看爹娘·为烈属办实事”活动,走访慰问军烈属1.2万余户,为28名烈士寻找到(dào)亲属,累计为红军失散人员遗孀发放生活补助800余万元。
深化落实“四尊崇、五关爱、六必访”,开展“送荣誉进单位进家庭”活动(huódòng),送立功受奖喜报2000余份(yúfèn)、发放奖励金262万元、悬挂光荣牌近20万块,组织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、“爱国(àiguó)拥军(yōngjūn)模范”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,推动拥军崇军在赣南大地蔚然成风。

办实事共叙新时代双拥(shuāngyōng)鱼水情
落实军地互提需求、互办实事“双(shuāng)清单”制度(zhìdù),努力做到部队有所呼、地方有所应。
赣州各级党委、政府和(hé)社会各界像当年苏区拥军支前(zhīqián)一样,真心实意帮助军人军属、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排忧解难。
全力服务部队(bùduì)练兵备战,大学生士兵征集(zhēngjí)比例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。
拓宽退役军人“后路”,转业军官100%安置在(zài)行政单位,安排工作退役士兵97%安置在全额拨款(bōkuǎn)事业单位。
巩固现役军人“后院”,修订《部队(bùduì)随军家属(jiāshǔ)就业安置暂行办法》,随军随调家属全部对口安置在机关事业单位(shìyèdānwèi),随军未就业家属实现满意就业。
关爱部队官兵“后代”,修订《军人子女教育优待(yōudài)(yōudài)实施细则》,率先将军队文职人员子女纳入教育优待范畴,累计安排入学(rùxué)入托1300余人。

大力推进社会化拥军(yōngjūn),深化开展“满怀忠诚讲尊崇·千行百业共拥军”活动,成立市(shì)爱国拥军促进会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等拥军社会组织,建设家具、纺织(fǎngzhī)、旅游等行业退役军人流动服务站。
聚焦(jùjiāo)交通出行、文化(wénhuà)旅游、医疗健康、生活服务等(děng)领域,公布三批拥军优属优待目录清单,打造(dǎzào)双拥综合体16个、拥军商城20个。编制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指南,为退役军人和军属提供精细化、精准化服务,赣州的拥军“朋友圈”正在不断扩大。
驻市各部队与地方单位建立结对关系,常态(chángtài)化(huà)开展军民共建(jūnmíngòngjiàn)活动。赣州军分区师、团两级结对帮扶19个村、19所学校,投入1800余万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20个、扶持乡村振兴(zhènxīng)产业38个。出色完成抢险救灾、扑灭山火、治安联防、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1000余场次,有力支援了地方经济社会(jīngjìshèhuì)发展。(江西省双拥办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